咨询热线

400-123-4567

咨询热线

400-123-4567
地址:13877038054
手机: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88号
邮箱:admin@youweb.com

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博鱼体育 > 新闻资讯

满园春色何处寻?在古典园林里探访中华民族内在的精神品格博鱼体育

发布时间:2023-03-28 13:49:44 点击量:

  博鱼体育在世界造园史上,一直有一个“东西互映”的提法,以同时性线索,不断比照中西方庭院的兴衰——古罗马与西汉规模宏伟的帝王苑囿与私家园墅几乎同时出现;当西方中世纪庭院没落为修道院庭院的一角草坪时,正是两晋到唐宋间中国山水庭院的成型期;在意大利文化复兴的庄园重兴时,正值中国江南园林的勃发期。博鱼体育更不用说17世纪后,伴随当时的“中国风”(chinoiserie)热潮,欧洲各国建造了不少中国风格的园林和建筑,凡尔赛宫的特里阿农瓷宫、瑞典的“中国宫”和德国慕尼黑的“中国塔”都是这一时期的产物。

  18世纪之后,欧洲的“中国热”渐渐消退。此后的一百多年间,中国文化相对弱势,西方人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再次在自己国家见到中国式园林。第二次西传的中国园林设计当中,代表作是1980年竣工于纽约大都会艺术馆北翼的明轩。

  历史上,英国的威廉·钱伯斯(William Chambers)被认为是“认真研究中国园林的西方第一人”,他在《论东方造园艺术》中,力图证明中国风景艺术的优越。钱伯斯有幸于中国园林艺术的鼎盛时期,也就是清代乾隆年间造访中国,他的观点是:对于中国园林和欧式园林,拘泥相对优点,争论孰优孰劣,实为徒劳。但倘若与各自地域的相关艺术、哲学及生活和谐一致,则两者同样伟大。

  对国家文物局专家组成员,一直致力于中国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的东南大学朱光亚教授而言,中国独树一帜的园林设计和其他文化体系的园林相比,更成体系,影响更大。这种迥异于欧洲文化的园林体系,其不可替代性更为强烈,它受到当代人的普遍尊敬也就毫不奇怪了。

  回想当年,朱先生结缘建筑就是因为中式古典园林。如今提到这段,他还觉得兴味盎然:“我在中学的时候无意间看到一本《人民画报》,画报封底就是苏州网师园里的月到风来亭。‘月到天心处, 风来水面时。’这座亭子和潋滟波光中的倒影瞬间击中了我,真的有似曾相识的前世之感。”

  自打1967年从天津大学土建系建筑学毕业,“我们那届毕业生被派到大西北甘肃三线建设前线,对于我则是歪打正着,得以在那金银不换的天水之地百般磨炼”。他一到工地,放下包袱就上工去了,当施工员,得以把土木建造的活都好好练了一遍。在黄土地之间,朱光亚看到了一本对他未来走向影响颇大的书,“一读我立刻感觉到跟童老的心灵相通了,他那种怀旧的情感,带着伤感,触及我的心灵”。

  这本书就是童寯(jùn) 写作的《江南园林志》 。童寯被称为“建筑四杰”之一(与杨廷宝、梁思成、刘敦桢并称),被认为是近代造园理论的开拓者。这是一本论述和介绍江南一带古典园林的专门著作。作者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遍访江南名园,进行实地考察和测绘摄影,用多年研究心得于1937年春天写成此书。在那个战火纷飞的时代,对民族存亡和中国传统的忧思,都被作者倾注到对古典园林的探究中。也因为此,在这本书的序言末尾,作者不无感伤地写道:“著者每入名园,低回歔欷,忘饥永日,不胜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吾人当其衰末之期,惟有爱护一草一椽,庶勿使为时代狂澜,一朝尽卷以去也。”

  被这种时代的回响感召,朱光亚考上了东南大学(当时为南京工学院)的研究生,师从著名建筑史学者潘谷西教授。

  20世纪80年代初,朱光亚在东南大学留校后,因工作需要,先是参与,接着负责了一系列古建筑项目的新创作和修复性工程。将古典精神物化在实践之果中,于朱光亚而言,绍兴沈园是一个极好的表达机会。

  历史上,沈园因陆游《钗头凤》一词而为世代瞩目。在清代,有沈姓后人经营一园亦名沈园,也坐落在史载宋代沈园的禹迹寺南的范围内,附近有春波桥,又有沈园图留世。至20世纪50年代,仍存的葫芦池、古井及土山均为宋物。20世纪90年代初,国家旅游局有了开发兴建沈园的想法,起初联系了师承清华大学梁思成的曹汛教授。于朱光亚看来,“曹汛是我这一代人里面研究中国园林最深的一位”,但曹汛囿于对志书记载的不同理解,认为宋代沈园不在这个地点,就不愿意承揽了。之后,重视实据的东南大学潘谷西教授提议于1984年进行考古发掘,证明这里在宋时确实是一个园林且水面大于明清。跟水面相连还挖掘到了一条沟,就是所谓的“流觞曲水”,还挖出了宋代建筑构件和古井若干,这些考古证据增强了该处宋代已是园林的信念。博鱼体育

  朱光亚介绍,考古之后,当地就有两种意见:“浙江省文物局觉得,挖出来的一砖一瓦都是文物,不能破坏。但是国家旅游局说我们国家要发展旅游事业,要做吸引游客的旅游项目,不能就把一堆碎砖烂瓦在那放着。”他们来问设计单位的意见,“挖出来的一砖一瓦都是文物,我一定会善待它们。我的保护方式是用园林的方式来展现文物。经过这么一讲,双方都觉得可以接受。”所以说古典园林的修建,其实有很多需要设计师协调的地方,好的设计师都是平衡的高手。

  与一般的造园不同,沈园的设计起初除了重考据之外,还关注意境,因而有后期外围空间的营建。寻找每一个景点的最佳称谓,多数情况下定名立意于先,设计在后。朱光亚研究了陆游的主要作品:“ 香袖亭”立意在前,用暗香疏影、点点梅花表现;“纳云山房”设计则表现陆游晚年徜徉于稽山镜水之间的情怀;景点通过文学的分析将其意境定格和提升,在某些关键部位保留大观园题咏式的方法,反复筛选推敲。

  陆游被公认有沈园情结。《钗头凤》一词是否写于沈园,是否为其前妻所作,有学者持异议,但对于多次反映在陆游晚年诗作中的沈园的存在,学术界并无歧见。从“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到陆游逝世前一年写作的“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漫长的几十年人生中,诗人在反复的追忆中思慕辗转,这些诗句令一代代读者共鸣不已。

  朱光亚心目中的设计方案,采取既不违反公认的历史,又不违反国人共同情感的原则。“我个人认为《钗头凤》不是陆游写给夫人的,所以就希望把这事淡化。但是绍兴人说,那么多游客为什么来看沈园,就是奔着陆游‘双爱’来的,爱情与爱国主题,缺一不可。” 朱光亚的第一版方案是用考古挖掘的残垣断瓦堆出一面小墙,以著名词学家夏承焘书写的《钗头凤》词立于旁侧,“玉骨久成泉下土,墨痕犹锁壁间尘”,设计师期望游客可以想象,这乱砖中的某几块砖头可能曾经有过陆游题词的墨痕。不久,绍兴方面反馈说大家对沈园满意度很高,唯独对那面“破墙”实在难以接受。“我就修改了,考古挖掘部分保留,新增一个照壁,把柱子设计得很精致,但是有一根柱子设计成断损的,还有一根柱头有意缺了一块。园门外那块点睛的太湖石,也是断裂成两半的设计,起名‘断云’。陆游的爱而不得,依然是残缺之美。”有妥协,但亦有坚持,朱光亚这样表达。

  至今沈园建成已近四十载,其间关于《钗头凤》的笔墨讼争,文化界内未曾间断。作为建筑师,朱光亚开始的宗旨是一切以考古发掘为依据,尽可能淡化文字纠纷,但园子建成后几十年来的现实却是,题词壁和爱情故事,始终是各方面游客关注的焦点和热点。沈园的设计让他深深体会到:“让我们放弃只从考古学、博鱼体育历史学上思考吧,因为只有作为文化现象从文化史的角度思考沈园,这个故事的展示及旅游中的二次解说才能进行。”要欣赏中国园林,就要了解孕育它的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土壤,要理解它所包含的中国哲学和美学内涵,要明了它特有的风格和意境。中国传统文化讲究情景交融、物我为一,寓情于景,触景生情。没有情的会心,则于景也难以领略。

  紫东阁为一新建的古典式阁楼,2021年落成,坐落于南京紫金山以东宁镇山脉中,向阳而立,矗立山巅,俯瞰汇聚江南各地园林精品设计的园博园。紫东阁主阁高44.8米,恰为紫金山高度的十分之一。

  朱光亚接下紫东阁总设计师任务之时,先从目标上考虑。作为市政任务,紫东阁是京沪高铁等大交通进入南京的“第一眼”,是“地标”所在。作为景观建筑的功能立意,紫东阁需要考虑:从沪宁高铁进入南京能够立即被看到,同时从山的两面都要有上佳的视野,这个难点最终是依靠最新的数字技术帮助设计师做了高度和体量的分析,博鱼体育从而完成的。

  技术之外,再从文化立意上考虑。紫东阁的哲学底层逻辑,朱光亚引申的是台湾地区建筑学者王镇华的意见:“中国历史从来不靠排外生存,总是吸收外来文化,吸收消化是常态,然而吸收不能丧失自己。”王镇华写过一本书叫作《空间母语》 ,谈中国古建筑,里面有一句话叫“源头既清,波澜自阔”。这句话触动了朱光亚:“作为一名中华民族的儿孙,要了解自己的文化源头,把源头搞清楚了,将来道路方能越走越宽。这就是我设计新一代古典式建筑的基本思想。”

  紫东阁的内涵定位为“六朝风骨”。魏晋的阁楼具体何样已不可考,设计者只能把握心中抽象的魏晋风骨,也就是美术史上定位的“秀骨清相”四个字,“这种审美特征把握住了,把山水景致配合好,设计师就知道怎么做了”。

  在细节上,设计团队对传统元素进行了升华式的点睛。阁上瓦当的设计灵感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四象神;藻井的设计在传统式样基础上进行创新,由羽毛造型的珐琅叶片层叠构成;经典的十字形平面布局,在顶部重檐楼台的基础之上四出抱厦,放弃以斗拱作为檐下出挑构件的做法,以凤鸟斜挑和瓜棱柱作为特色表达。

  在朱光亚眼中,传统不是凝固的,更像是一种过程,它从远古奔来,汇集神州百川千河,浩浩荡荡,经历亘古变迁,流淌到今天。传统建筑和传统建筑文化只是这条大河的一个组成部分,却已然足够丰富了。他一直沉浸其间,乐而忘返,期望有所融入和表达。

  2021年,是我国著名建筑学家、建筑教育家、一代建筑宗师杨廷宝先生的120周年诞辰。杨廷宝和梁思成曾并称“南杨北梁”,担任过南京工学院(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的所长。在不久前的纪念讲座中,朱光亚演讲的主题是,要把从民国时期中央大学延续至今,东南大学建筑校史上几位先贤的学术传统和思想发掘和发扬出来。“东南学统包括了变易和不变的部分,我们要继承传统文化的主体精神,摒弃历史决定论。”朱光亚说。

  如果请他对童寯和杨廷宝两位先生做比较(两位可说是一生挚友与同事,都是从宾夕法尼亚大学毕业,来到当时中央大学任教的杰出建筑师),朱光亚觉得:“童寯先生是一位理想主义者,追求的是传统士大夫文化那种独立人格和气韵,而杨廷宝面对的是中国儒家文化影响下的社会现实,他知道做建造,在中国就不能特别理想化。杨廷宝为什么能很好地融合中西的建筑理念呢?其实中西合璧只说对了一半,古今中外皆为我用,是他的博大。”

  以杨廷宝设计作品中的典范中山陵园音乐台为例,从整体外观上看,音乐台借鉴了古希腊式的露天剧场经典设计,因地制宜的斜坡,音响效果出众。但在细部设计上又选取了中国五山屏风般的照壁、须弥座的舞台基座、云纹和螭首的古典元素,回廊等处巧妙采用了江南古典园林建筑艺术的表现手法。

  而童寯先生的严厉和正直都是出了名的,他会要求学生读柳宗元的《梓人传》,早年就怒斥送礼的民国开发商,强调不要轻易为五斗米折腰,还经常有嘲讽金句流出,比如:“中国园林必不见有边界分明、修剪齐整之草坪,因其仅对奶牛颇具诱惑,博鱼体育实难打动人类心智。” 在童寯眼里,“建筑古典园林是中国式诗性浪漫的集合,设计者情趣在此之重要,远甚技巧。中国园林实为现世之梦幻虚境,臆造之浓缩世界”(详见《东南园墅》一书)。

  朱光亚觉得,童寯求真,杨廷宝求善。面对两位前辈,他总结道:“我毕竟是有点理想主义在的,我达不到杨老现实主义设计的高度,也达不到童老的赤子率真,我介于他们二者之间吧。我心目中的建造境界是道器相融、无惧西东。”对一位建筑师、学者和传统遗产保护学专家而言,如何平衡好情感与理性,是一生的课题。

  在这个新时代,“国潮”奔流,文化出海,对中华经典文化复兴的研究已成“显学”。中国古典园林在今日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深浸着中华文化的内蕴,和传统诗歌、书画一起,成为中国人文化记忆中最美、最自信和最纯粹的一部分。中国古典园林浓缩了我们民族文化的诸多特质,是民族内在精神品格的生动写照。那些照耀过叠石亭台、花窗树影的旧时月色,至今仍照亮了国人数千年来绵延的文化去路。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88号电话:400-123-4567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12-2023 博鱼体育 版权所有   
ICP备案编号:苏ICP备11061847号-1